Search

「車身飾條、日間行燈、倒車雷達」一輛輛的新車,完成客製化的加裝設備後,將登上6萬噸級的汽車船,出口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車身飾條、日間行燈、倒車雷達」一輛輛的新車,完成客製化的加裝設備後,將登上6萬噸級的汽車船,出口銷往中東海灣九國,光是去年就創造了8萬輛MIT汽車的出口值,每年創造的產值高達400億元。

這裡是臺北港的東立物流公司,從日本進口零件後,透過委外加工組裝,成為半成品及成車後,最後在「自由貿易港區」進行簡單的加工後直接出口,不但整合我國汽車產業供應鏈,更帶動相關協力廠商商機。

去年八月行政院通過,「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」後,第一階段就是在不修法的前提下,推動5大產業的營運模式,提升臺灣整體經濟動能。3個月以來,我陸續看過國際醫療(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)與農業加值(屏東農業生技園區觀賞蝦)的成果,這個月16日我也到臺北港視察智慧物流的發展進度,透過業者的腳步,瞭解「前店後廠」的執行成效,令我印象深刻,也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信心增加許多。

回顧十九年前,政府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(Regional Operation Center, ROC),概念極好,卻因為當時與大陸的關係還沒有「通」,還在「戒急用忍」,無法有所突破,十年前推動的「自由貿易港區」也面臨相同問題。但現在這類的問題大致上都解決了。這次參觀東立物流,看到從臺北港搭快輪到福建平潭或廈門只要2.5到4小時,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。我希望這模式能充分運用,讓臺灣物流結合其他高水準的產業(製造、服務業),因為這對臺灣拼經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我不只一次強調,今年拼經濟要有內外目標。對內,是做好「自由經濟示範區」,改善產業體質、提升產能;對外,是創造加入TPP、RCEP的條件,開放市場、鬆綁法規。讓臺灣拿得出好產品,在公平的貿易環境中買賣。才是發展經濟的正確方向。

東立公司提出以租稅獎勵中古車輸出,也是一個很好的點子。一方面可以加入東南亞與中東日益蓬勃的中古車市場,一方面提供車主換新車的誘因,可以增加新車的銷售。初步估算這樣賣舊換新,一年至少也有數百億以上的商機。

看到座談會上業者與國發會主委及經濟、交通、與財政部長熱烈建言與交流,令人振奮。我相信只要中央、地方與民間一條心來做,我們拚經濟絕對有信心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改變已經發生,改革不能中斷,台灣不能走回頭路,台灣要繼續向前行!」讓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加油、為台灣讚聲。
View all posts